3融合4共享5同步 大冶法院联手公安打造“3+4+5”执行联动模式在全省法院交流

发布时间:2022-10-27 点击数量:346

1027日,在全省法院执行工作月调度视频会上,大冶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敬涛通过远程视频方式交流“法院+公安”执行联动工作经验。这是今年来大冶法院第5次在全省法院作经验交流发言。IMG_2211.JPG

近年来,大冶法院与公安机关强化协作联动,逐步形成“3+4+5”执行联动模式,共同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努力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3融合”,最大限度压缩失信被执行人生存空间

靠前协同,设点办公,深入推进法官工作室、公安警务室、执行应急组“三融合”执行办案“实体化”运作,最大限度压缩失信被执行人生存空间一是法官工作室公安机关看守所设立执行法官工作室对被司法拘留人开展矛盾化解,法律咨询、法治宣讲等工作。二是公安警务室在法院设立警务室,负责查询被执行人信息协助查控被执行人、查找被执行人车辆、执行逮捕、维护法院秩序等工作三是执行应急组。成立“猎赖”执行应急组,由执行局负责人担任组长,执行员和公安民警为成员,负责快速处理执行应急事务。微信图片_20221027105228.jpg

“4共享”,最大限度撕开“查人找物”突破口

联合建立线上、线下信息共享机制,破解“查人找物”症结。一是交流互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设置联络员负责日常执行联动事宜,促进公法交流互动常态化。二是信息共享法院将查封、拘留、限高等信息提前共享至公安机关,增强公安机关协助的针对性。公安机关协助查询被执行人身份及相关涉执信息,提高法院执行实效性。三是人员临控建立公安机关协助临时査控被执行人机制,公安机关在日常执勤执法过程中发现法院要求协查的被执行人,将予以临时控制。四是车辆查扣。法院裁定查封、扣押的车辆,公安机关依据有关规定对被执行车辆进行协助查扣。IMG_2209.JPG

5同步”,最大限度增加拒不履行法律成本

全力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让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被执行人无处遁形。一是化解“送拘难”。细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司法拘留统一收拘、体检等标准增强拘留可操作性。二是处突加速度完善应对机制,对以暴力、威胁等方法妨害或者抗拒执行的,公安机关及时出警、有效应对限制高消费一经发现失信被执行人高消费行为,公安机关及时通知法院快速处置。四是限制出境。公安机关协助法院查询被执行人出入境等信息,确保限制被执行人出境落到实处。五是打击拒执犯罪。完善打击拒执犯罪联动机制,与公安等部门形成打击合力,加大制裁力度,实现打击一起、震慑一批、教育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