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直播“云解惑”,知识产权保护“零距离”

发布时间:2025-09-01 点击数量:104

8月29日下午3点,大冶法院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团队民事案件负责人马璐受邀走进“冶好办”抖音直播间,以“真实案例拆解+情景问答+弹幕互动”的形式,精准聚焦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及风险防范重点问题,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题普法直播。

0507c550299896c488dfa0c198648df.png

直播伊始,马璐以“在短视频平台随手转发一段配乐,会构成侵权吗?”这一贴近日常生活的问题开篇,精准“戳中”知识产权保护与普通大众的“关联点”,瞬间引发网友们的热烈互动和讨论,为整场直播奠定了良好的参与氛围。

当主持人深度询问“如果短视频中确实要使用他人音频渲染视频效果该怎么办?”时,马璐援引司法案例讲解了“合理使用”与“侵权”的法律界限。她强调,非商业用途且注明出处的少量使用可能构成合理使用,但用于商业宣传则需获得著作权人许可,否则将面临侵权风险,让网友对著作权的使用边界有了直观认识。

401cd321641cc5ac2090d4a8dd0417e.png

在弹幕互动环节,网友们热情高涨,聚焦知识产权保护高频咨询问题,马璐结合自身办案经验给予详细解答。针对“网购盗版商品如何维权”的疑问,她清晰指明维权路径:保留订单截图、商品实物、物流信息等证据,可向平台投诉或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或直接提起民事诉讼;面对“商标被恶意抢注该怎么办”的困惑,她详细介绍了向商标局提出异议,申请相关部门宣告无效等维权途径,并提醒企业和个人要增强商标保护意识,及时进行商标注册,从源头规避风险。

“法官太有耐心啦!这样的直播多来几场!”直播过程中,马璐始终与网友高频互动,对各类知识产权问题耐心答疑解惑,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及审理过的典型案例,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建议,赢得网友们的纷纷点赞与好评。

此次直播由大冶法院与市政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联合推出,是大冶法院践行“以创新的方式保护创新”理念,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又一务实之举。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直播,大冶法院累计为网友答疑解惑100余次,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零距离”的司法服务,实现了普法宣传与群众需求的“双向奔赴”。直播尾声,有网友总结点评:“知识产权保护要‘防患于未然’,个人要留存好创作底稿、发布记录,企业要及时对核心商标、技术申请知识产权保护,从源头降低侵权风险。”一堂授课,让知识产权保护深入人心、直达市场主体。

“知识产权‘有价’,司法保护‘有招’。”马璐表示,此次直播不仅是对“如何维权”的简单解答,更重要的是通过司法之力激发市场主体“主动护权”意识。下一步,大冶法院将聚焦辖区内金属材料、换热器、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通过定制化普法、巡回审判等方式,构建“预防+保护”全链条服务体系,持续优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服务工作机制,让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力同频共振,使司法保护更契合大冶市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