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速递|大冶法院人大工作报告,请您审阅!
1月3日上午,在大冶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大冶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敬涛作法院工作报告。
2022年工作回顾
一、聚焦平安建设大局,维护社会稳定展现新成果
坚持把法院工作置于全市发展大局中来谋划,认真履行审判职责,切实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依法严惩刑事犯罪。受理刑事案件865件,审结770件,同比分别下降15.28%和10.57%。张某容留他人吸毒案,入选湖北法院打击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妥善处理民事纠纷。受理民商事案件9656件,审结9018件,同比分别上升21.50%和25.70%。调解、撤诉结案4291件,调撤率为47.58%。组建了“女子家事法庭”,成立了黄石首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开启了“1+N”未成年人保护模式。
实质化解行政争议。受理各类行政诉讼案件166件,审结139件,同比分别下降34.39%和38.77%。作为黄石地区唯一一家拥有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积极推进“三合一”改革,及时出台8条措施,设立首个驻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络点”,努力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
全力破解执行难题。受理执行案件5952件,结案5517件,同比分别上升2.69%和8.54%。打造“3+4+5”执行联动模式,执行联动经验做法在全省法院交流。
二、强化实干担当自觉,优化营商环境展现新作为
坚持服务发展大局,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努力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标星服务”突出信。出台16条措施为优质企业“量身定制”“标星服务”,42名员额法官为企业提供“一人一企”常态化“保姆式”服务。组建涉企商事审判团队,成立涉企商事纠纷调解站,促进商事纠纷多元化解。
“府院联动”突出简。市法院牵头的“优化破产案件简易审理程序”改革事项再次成功创建2022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得到全省通报表扬。创造了破产案件35天结案2件的加速度,成立了黄石首家破产案件管理人评审委员会,破产审判工作经验两次在全省法院交流。
“优化流程”突出快。推进涉企案件办理“立、审、执”全流程再优化,减轻企业诉累,方便企业诉讼,提高办案速度。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实现全覆盖,原、被告均为企业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仅为36天。
“高效执行”突出优。设立涉企案件执行专班,对涉企执行案件实行优先办理、全程督办。新收涉企执行案件1780件,执结1635件,执行到位标的额74.59亿余元。推动“执转破”高效衔接,努力破解执行难题。
三、厚植司法为民情怀,融入共同缔造展现新力度
坚持为群众办实事,积极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嵌入式融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彰显司法温度,提升群众满意度。
诉讼服务“一站式”。建成新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八大窗口”,集成式提供诉讼引导、立案受理、财产保全、诉调对接、执行立案、自助查询等诉讼服务。开设特殊群体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有情怀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智慧法院“云审判”。推进智慧法院全场景应用与全链条建设,基本实现诉讼服务网络化、案件办理数字化、司法信息阳光化、司法政务管理智能化。“云上庭审”审判庭从1个扩建至13个,不断满足群众在线诉讼需求,有效统筹疫情防控与审判工作协调推进。
诉源治理“全联动”。推动完善党委领导下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与全国人大代表王能干联手创立“能干工作室”,夯实“诉调对接”调解阵地,推动形成平安联创良好工作格局。加强法治宣传,全方位增强群众法律意识。“星星‘典’灯·法治夜课”登上央视网。在国家级媒体发表新闻稿件157篇。
共同缔造“生力军”。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市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全市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全市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创新开展人民法庭“一庭一品”创建活动,争当共同缔造生力军。东岳路“女子家事法庭”、陈贵“假日法庭”、罗家桥“商事法庭”等特色法庭在《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媒体报道。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经验做法在全省法院交流推广。
四、激发改革创新活力,提升司法效能展现新突破
坚持守正创新,直面案件持续增大压力,促进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
月拼季抢争一流。发扬“拼抢实”精神,开启审判执行质效“月谈夜评”新模式,促进全院干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施“百日攻坚,决胜全年”行动,全院形成“比学赶超争一流”的良好氛围。
内管外评提质效。完善审判委员会工作细则,进一步明确裁判思路,统一裁判尺度。建立健全《关于加强均衡结案工作的管理办法》等机制,确保“均衡办案不松懈,质效提高在细节”。创新疑难复杂案件第三方参与案件质量评查、列席审判委员会模式,合力确保案件质量。首次邀请公诉人、辩护律师同时参加审判委员会陈述意见。
责能齐抓出精品。建立覆盖审执全流程的“四类案件”监管制度,确保重点案件监管系统集成、落实落地。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干警整体能力水平。推进“精品工程”,切实发挥司法裁判的规范指引作用。多方联动调处5起土地纠纷案,被《光明日报》客户端、《新华网》等报道。
五、涵养风清气正生态,锻造法院队伍展现新气象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治警向纵深发展,为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组织保证。
政治引领铸忠诚。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法院工作各个方面,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好法院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切实维护司法领域意识形态安全。
拉练检查促整改。牢牢把握省高院拉练检查机遇,建立“1问题1责任领导1牵头部门1组措施1套台账”“五个一”模式,向沉疴积弊开展“亮剑”行动。干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审执质效核心指标持续向好。
从严治院强筋骨。全面加强从严治党、从严治院,扎实开展“清廉法院”系列创建活动。开展督察活动12次,建立健全权力制约机制17项。全院干警落实“三个规定”填报2592人次。严守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切实改进司法作风。加强司法作风专项整治工作经验,在全省法院交流。
书香育才开新篇。实施“后浪工程”,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大力培养年轻后备干部。加强“书香法院”建设,营造浓厚读书氛围,培养学习型法院人才。干警余丽丽撰写的论文荣获“长江中游城市群法治论坛”征文三等奖。
六、树牢阳光司法理念,接受各方监督展现新成效
坚持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全流程接受人民监督,全方位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全身心维护人民权益。
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全面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定决议,积极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认真向市政协通报法院工作情况。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一行对我市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共办理代表委员意见建议84条。
自觉接受监察机关对法院工作人员监督,依法接受检察监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960件。庭审直播2016件,裁判文书上网14175份。
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今后,市法院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力打造“丹心铸魂”党建工程、“清心育才”队建工程、“暖心为民”实干工程、“恒心护企”兴商工程、“匠心智造”精品工程,忠诚履行职责,严格公正司法,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努力争创全国一流基层法院,为我市加快建成重要节点城市、奋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是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以更高站位强化政治建设。
二是始终坚持围绕中心工作,以更大作为保障安全稳定。
三是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初心,以更实举措保护民生权益。
四是始终坚持严格公正司法,以更强担当捍卫法律权威。
五是始终坚持优化营商环境,以更多突破护航企业发展。